根尘不偶老师讲药象体会(二)

2015-09-04  6621  来源:新浪博客 

外露、湿气淤滞。所以张仲景用大量的茵陈,在化湿气的同时用于升肝,这个比较柔弱的苗、草,有缓和的生发之气。这就是茵陈和柴胡、桂枝的区别,它有很好的化湿气的作用,疏肝的同时能化湿。

而茵陈这个药也稍微有点偏凉,所以用于急性肝炎黄疸期效果很好;如果到了慢性期阳虚的时候,茵陈就不太合适。所以临床上有个药叫茵栀黄,茵陈栀子大黄,临床上有这个成药,新生儿的黄疸茵陈的效果不错。这都是阳气比较盛的时候可以用,就是阳气不虚、郁热比较盛。一旦人体整个偏阳虚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要谨慎,不能用太多。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案例,源于《本草衍义》。有一个僧人感冒了,发汗不彻底,就有表气的淤滞,再一个就有湿气的停留。如果发汗发透了,汗出表解热退,这个病就好了。如果治疗不当,会有余热就是发烧,身上也都黄了,一年多了也好不了。后来就有人教他用茵陈为主药,然后加了一些其他的药,一起打成细末,煎服。吃了一段时间,大概二十天,这个病就好了,还有详细的记录,吃五天病好了三分之一,吃了十天的时候这个病就减了三分之二了,吃到二十天的时候病就完全好了。用的就是茵陈的化湿气、疏肝气的效果。我以前给大家讲,木气的淤滞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身上忽冷忽热,小孩甚至会发烧,你看这个僧人就是,表症治疗不彻底,就留下一个低热缠绵不退、总觉得发热,这就是木气淤滞、表气不开,同时还有湿气的停留,表现出黄疸的症状,“身面皆黄”。这时候如果用解表的药,麻黄汤之类,也有效果,但是麻黄汤本身化湿气的效果比较差,不如茵陈;而且本身也只是一个余留的病根,表气淤滞得也比较轻,而麻黄汤就是比较重的药了,茵陈呢比较柔和,刚好比较合适,所以一个以茵陈为主的方子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用的量也不大。讲这个病例呢,就是让大家进一步熟悉茵陈的作用,就是肝气淤滞,加有湿气停滞,主要表现为面色发黄的时候。面色发黄就是这个湿气淤滞在皮肤上了,这个时候呢用用茵陈比较好,茵陈走散啊,走散又偏于走肌表。这是茵陈。

再讲一下薄荷。茵陈、薄荷都是比较矮小的植物,茵陈比较柔弱细小,薄荷相比显得稍微高大一些。薄荷味道比茵陈大一些,茵陈味道比较淡,薄荷味比较浓郁,非常的清凉。薄荷的茎有一个特点,长得都是四四方方的,很有规律,叶子比较大一些。药房里的饮片都是全草,就是叶子和茎都有。但是薄荷的作用主要是在薄荷叶上。如果你摘几片薄荷叶子揉一揉,闻一闻,薄荷那个味清凉辛香,很冲、非常浓郁。但是这个味道虽然很大,跟桂枝相比就差一些了。桂枝的浓郁香味甚至会让你喘不过气来,而薄荷的浓郁香味是非常清的,比较清透。鼻子不透气的话闻一下薄荷可能就通了,但是闻桂枝的话就不会有这个效果;桂枝的香味更浊一些,薄荷的香味更清一些;桂枝偏温,薄荷偏凉。这就是区别。所以薄荷的清新气下的效果、辛阳通散的效果就比茵陈来得更快、更强、更好,但是没有茵陈的化湿气的效果,薄荷偏散,都散掉了。所以《药性论》里讲薄荷能“去愤气、杀毒汗”,去掉你胸中的愤怒。现在很多人容易发火,如果用薄荷做饮料可能会好一些,这里面说不定还蕴藏什么商机。薄荷因为它的发散的效果比较强,散的比较厉害,所以人气虚得比较厉害,就不能用太多,就跟柴胡一样,气虚用柴胡就不能量大。柴胡在里面散,薄荷相当于是在外面散。

什么时候薄荷能用的比较大量呢?有一种情况,就是很多小孩经常感冒打针,往往会嗓子疼,就是扁桃体发炎、肿大,从经络循行的角度来讲呢,这是少阳经的淤滞了,木气淤滞了,扁桃体在上面。这时候你可以用薄荷。我说的是扁桃体刚开始肿大、红肿甚至化脓了,这时候用比较好。如果是慢性咽炎,扁桃体都肿大好几年了,结滞成块了,都硬了,这时候用薄荷效果也不好。刚感冒、发烧,扁桃体又红又大,有点化脓,用点抗生素烧退了,但是扁桃体还是红肿痛,这时候就可以用上薄荷,可以适当量大,二十克以上。薄荷的清新宣散之力、疏通之力,对扁桃体的肿大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你临床上试用一下,大部分一剂见效,可能一两天就好了。这种情况可以暂时、大量地用。

还有一种情况,肿瘤病人。我以前给大家讲过,肿瘤也是木气的淤结,一种比较沉重的淤结。这个时候也可以用上薄荷,把郁结往外散一散。其他的情况,薄荷不用大量。

疏肝的时候我一般用于老人和小孩,因为薄荷相对比较柔和。柴胡呢,比较硬,是一个植物的根,来得比较生硬;而薄荷很软很薄很柔和,药力也是很柔和。小孩和老人这个气比较弱了,木气淤滞需要宣散疏通的时候,可以用薄荷来代替柴胡,那就更好一些。用量十克以下就有很好的效果。所以知道这个弊端,就知道人体比较虚弱的时候,就要慎用,尤其不能长时间大量地用。所以药物要善于运用它的偏性,要让它的副作用变成疗效,不要让疗效变成副作用。一个大夫用药和用人是一样的,药尽其用,用在合适的地方就治病,不合适的地方就跟你捣乱。这就是薄荷。

薄荷和茵陈主要用地上的部分,就是全草。

最后讲一下麦芽。麦芽不是小麦芽,是大麦芽,没脱皮的大麦,刚刚发出芽,甚至刚刚长出一个根来,芽还没冒出来。大麦和小麦有什么不一样呢?小麦是比较平和的,偏温的;大麦有点偏凉。大家看图片。小麦的麦粒比较圆润,大麦的麦粒呢,一个比较小,一个比较狭长,跟这个小麦粒相比,大麦芽显得比较坚硬一些。要是磨面的话,小麦能磨出面来,大麦呢皮多面少。大麦芽偏于收敛、偏凉的东西。张仲景的甘麦大枣汤用的就是小麦,不是大麦,小麦就是补益中气。小麦是养人的,大麦就没有养人的效果。大麦是整个的,没有发芽,

偏于静;一旦发芽就偏于动了,冒芽了,有一股生发之气。所以我们用麦芽用的就是大麦芽的生发之气。大麦尽管是偏凉的,也是跟小麦相对而言,大麦也是五谷之一。大麦如果跟柴胡薄荷相比,还是偏于性平的药,尤其是发芽之后,一股生发之气,基本就是一个性平、柔和、带有生发之气的药。大麦芽的生发之气比小麦芽好一些,因为大麦收敛得比较紧,收藏之气比较甚,收藏愈甚根基愈深,一旦发芽生发之气就比较强。所以麦芽也是一个疏达木气的药。

为什么要用麦芽来疏达木气呢?主要是用在正气比较虚的时候,就是跟柴胡桂枝茵陈薄荷相比较,麦芽就更柔和一些,更接近人体的本气,更缓和。所以麦芽的用量就不能太少,太少的话就体现不出这股生发之气。薄荷用几克就有效果,麦芽用几克可能感觉不到什么,至少要用几十克才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所以木气淤积比较明显,时间久了,摸的脉都很涩,人的体质也很差,用柴胡薄荷去散又怕耗气,但是不疏达又不行,就用大量的麦芽,三十克以上甚至五六十克,就有很好的效果,既能疏达木气,同时由于它又是五谷之一,就有补益中气的作用,一举两得,没有耗散的弊端。但是来得比较慢,当然本身这些都是慢性病,来得也比较缓和,用药快了也不行。所以麦芽就用在病体比较虚、病情比较缓和的情况下比较好。有时候老年人胃口不好,用大麦芽三十克以上煎水喝,就能改善食欲。

上面讲的都是麦芽,生麦芽有股生发之气;一旦麦芽炒了,就没有生发之气了,就没有这个作用了。炒麦芽主要是化食积,用的大麦本身的加强中气的作用了。所以临床上基本上是生麦芽为主来疏达肝气,炒麦芽没有这个效果。

麦芽的生发之气比较缓和,但是量用多了,能动,所有有禁忌症。怀孕的时候用麦芽多了,能动胎、下胎。这就是麦芽的食用禁忌。

如果跟前面这些药作用途径比较一下,前面几个疏肝的药都是直入肝经,随口入,而麦芽主要是补中焦入中土来缓缓生动,所以麦芽有个特殊的功效,麦芽能催乳也能回乳。生孩子奶水下不来,用生麦芽,量大,用上150克以上、200克的样子,煎水,它的疏达疏通之力就可以把奶水通下来。阳明经经过乳房,属于胃土;麦芽呢补中焦,疏达效果比较好。如果把麦芽炒香,新鲜炒制的,有香燥之气,无生发之气,用上个一二百克,给有奶水的妈妈喝了,这个奶水就回去了。一味药既能催乳又能回乳,功效不同。一个往外升散,一个往里收藏,完全不一样。

这是今晚的几个药,主要是柴胡和桂枝,其他的顺带讲一下。讲课内容就这么多,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咱们再聊一下。

心脏悸动如何理解?

那这种情况可能就是《伤寒论》上讲的炙甘草汤的症状,我们在临床上也会碰到这样的病人,摸上去这个脉,三五不调,就是脉结代,他自己觉得心怦怦乱跳、心慌、心悸,这种病人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是心阳虚,心阳虚的根本就是肾阳虚。我在给大家讲心火为病的时候给大家提到过这个问题,心火的根源在于下面的肾阳,所有的心脏病病人、心阳虚的病人都伴有肾阳虚,所以往往会伴有一些水肿,脸肿啊腿肿啊这些症状。那么我们对这种疾病的治疗要从驱通淤浊和温通阳气的角度着手。炙甘草汤走的也是这个路子,但是偏柔润一些,驱逐邪气的力量不够。为什么脉会摸着不流畅、有结代,病人本身觉得心慌得很明显呢?这实际上是木气不够通畅。有人说脉结代摸着是一种风象,说的很对,所有的结代脉、不流畅的脉都是一种风象,这种风象不像弦脉那种肆虐的风象,这是一种郁结的风象,可以这么来理解,还是木气的淤滞,不够通畅。肾阳虚的时候体内会很多淤滞,血淤、痰淤、气滞,这些脉象大部分都不是很清楚、摸着比较模糊,这时候不能单纯用疏肝行气的药,要用破结的药物,然后加上一些温阳益气的补益之药,这样效果比较好。

脾胃虚导致脸上长痘痘,如何来理解?

这个很简单。阳明主面,脸上长痘痘主要是阳气不降;阳气不降呢,由于中焦土气比较淤,转不动了,运转中焦就可以了。所以青春痘很好治,中焦一运化,再加上一些疏通道路的,譬如疏肝气化痰之类的。也有可能是木气本身的道路上有问题。一般情况下,还是中焦的问题,比较好治。具体的方药就没法说,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只能讲讲一般情况。没有脉象,很难把握用药。

给大家讲药象,就是想让大家把脉象和药相结合起来,这时候用药就比较准了。

【课后问答】

柴胡和大黄的推陈致新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都是推陈致新,柴胡主要是从无形之气的角度来推陈致新,恢复木气的通畅,把淤滞之气给去除;大黄主要是入中土,走中土脾胃,偏于有形的淤滞,涤荡有形湿邪。柴胡偏于升,大黄偏于降。都是推陈致新,但层次不太一样。

脉结、心脏悸动、脸浮肿可不可以用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具体的用药一定要根据具体的病人,我很难笼统地说。临床上我可能不会这么用。

甘遂用量用几克比较好?

如果确实有顽痰,非常坚实的顽痰,一般的药排不下来,就早上空腹服用甘遂。甘遂要炒过,炒的稍微有点黄黄的,再打碎成粉末,效果比较好。一般一克起步量,然后视效果再每次加半克。一般一克就有效果,两克就有明显效果。当然个别情况下,肿瘤病人用到五克,也能耐受。一般还是不要用大量,我个人觉得一两克就比较好,每天吃一次,即便不见效当天也不要再吃,到第二天再吃,早上空腹吃。一般不要晚上吃,一旦有什么反应,找医生处理也不太方便。

葛根有没有潜阳的作用?

葛根没有潜阳的作用,它是补阳明经的一个药,主要也是下行的药物,疏达阳明通降之路的。阳明之路通降以后,阳明自然可以下降。它本身没有明显的潜阳的作用。

小孩子的甘遂用量?

小孩的看几岁。普通的三四岁的,看体重,按大人的四分之一的量就可以,就比较合适。

20090918根尘不偶老师讲药象体会:三棱、莪术、元胡、三七

今天接着往下讲,还是讲左路木气的药物,今天争取把左路木气的药物讲完。

上次主要是讲了细辛、威灵仙这些通破的药物,这一次接着讲三棱、莪术、元胡和三七这四味药。在讲这几个药之前,我们把前面讲的药的性味稍微梳理一下。我们知道左路木气的药都是气味比较浓郁、比较浓厚的一些药物,所以它适合左路木气升发的特点,适合左路许多症状的治疗。因为左路木气它是以疏达为性,疏达是他的本性,所以左路木气也最容易发生瘀滞,不同程度的瘀滞我们会用不同的药物去疏通、去治疗。

郁结比较轻、比较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气味比较浓郁、辛香走窜、比较峻猛的药物来治疗,象桂枝、麻黄;如果郁结比较久了,比较结实一些了,我们也可以用柴胡、威灵仙这些气味稍微淡一点,但通破的力量强大一些的药物去破散、去破结疏通,相当于是寓补以泄,是这个意思;如果这个郁结瘀滞的更严重,已经不能够用一般破气的药去治疗,普通的破气药也不能把这个郁结给通破开,象柴胡、威灵仙这些疏通、破结的药,可能有时候也没有效果了。

那么对于这种更深的郁结,或者说更顽固的郁结,我们怎么去治疗?这种郁结一般带有着有形的邪气,不单纯是无形的气结了。到这个程度,都已经有有形瘀滞了,必然会有的。它在脉象上的表现呢,如果临床你去摸脉,它的脉象不但是结涩不畅,它甚至说是板结一块,硬硬的,一整块,不说是铁板一块,完全就跟盐碱地板结那种感觉是类似的。摸着脉非常的不清晰,没有任何的柔和的感觉,柔和的感觉非常少,那么这种时候,我们用一些药力更峻猛的药物。

今天晚上我要讲的三棱、莪术、元胡、三七就是这样的药物。如果大家在临床上见过这些药的话,都知道这些药都是非常硬的,很硬。三棱、莪术、元胡、三七如果没有切片的话,它的整个的药材就跟石头一样,非常硬。所以以前有很多老大夫讲,药物长的越硬,它破结的能力就越强,这个说法是对的。但是呢,同时我也要反问大家一句,砂子石头也很硬呀,它有没有破结的效果呢?你找块石头,放在药里煎一煎,它有没有非常好的、非常强大的破结效果?这个不用去考证,肯定没有。所以我们要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药物长的越硬的,它破结的力量越强,它的道理在哪里?为什么石头砂子很硬却没这种破结的效果?

所以咱们讲,我们治病是为了恢复和疏通人体本身的一气周流,我们是为了治气,我们的治疗目标是人体的气,同样我们用的药物,所有的天然中药,我们也是用的药物的气,所有的植物药,它都有一股天然的生发之气。植物都属于木气,中药还是植物居多。那么植物性中药的这股生发之气,它是很有规律的,它都是符合天地之道的。天地之道,那就是升则为阳,降则为阴,它就是一气周流的这种模式。所有植物性中药之所以为效,被我们拿来治病,就在于它们本身这股生发这气,也是符合天地之道的。跟人体本身的这个一气,同属天地之间的同一股气。所以我们才能用药物的这股药气,来治疗本身的不正常的自身的一气。也就是说,我们讲这个药象,说到底,讲的是药物的气,我们用的是药气。石头砂子它没有生发之气,没有药气,所以它对人体没有一个明显治疗作用。

当然天气万物都有自己的一气,从生命的角度来讲,植物的一气表现的更灵动一些。所以不要以为一个药长的很硬,跟石头一样,就以为这个药它就真是一块石头了,它还能治什么病?不要这么去想。你比妨三棱、莪术这两个药,他用的都是根茎,这个根茎晒干了之后,三棱这个切片偏白,接近白色,莪术的切片偏黑,接近黑色,一白一黑。从硬度上讲,莪术比三棱还要硬一些,还要结实一些。莪术的生长环境,它喜欢长在什么地方呢,他长的那个地方,那个土壤越结实、越紧密的地方,莪术长得越好。

那么在我们看来,这个三棱、莪术长的这么结实,这么致密,硬的跟石头一样,它的一气怎么流通呢?它是个植物,肯定有自己的一气,它的一周也要周流呀,它怎么流通呢?如果按照我们的观点,长成这么硬的话,恐怕一气周流都走不动了,可是实际上呢,人家三棱、莪术自己的一气周流的非常好,非常通畅,无任何异常。这就是药物跟人体的一气它所处的层次不一样,各自有各自正常的状态。对三棱、莪术来讲,如果以我们人体自已的标准来看,那就是郁结很重了,都郁结成一块了,它在这么一种环境中,它感觉正好,正符合它的一气的周流。

所以呢,我们用三棱、用莪术的时候,用的是三棱、莪术在比较坚实的郁结当中仍然可以通行的这股气。人体本身的气,总体上还是一股土气,还是比较温和、比较温柔的,所以说自身的郁结,有时候如果这个郁结太结实了,太坚实了,自身的一气很难通破开,自己的问题自己很难解决掉,这个时候,我们就用三棱、莪术这些药,借用它的药气,在它的辅佐下,可以引导人身自身的一气,也能从郁结非常坚实、比较重的地方仍然可以通行过去,可以疏通开。

所以有时候我就想,这个三棱、莪术,相对于人体的一气,它就象一个工具一样。你比方说,可以理解为象一个锥子,象一个凿子一样,能把这个郁结给你凿破,通开,好让这个一气还能周流过去。因为他本身,三棱、莪术本身它就有这个能力,它擅长在这个环境下工作。所以你看咱们中医治病,这个用药是很有意思的,你碰到什么情况就用什么药,非常的灵活。所以我们从象的角度、从气的角度用药的时候,完全不必要去拘泥于药物的归经呀,药物是治什么的呀,不必要去死记硬背。你就完全都对比两者之间的象,两者之间是什么情况。所以这个察象用药,比这个归经用药要灵活的多,非常方便。

三棱、莪术这两个药还是多少有一点区别。三棱呢,它的气味稍微小一点,莪术呢,稍微有一点气味,气味比三棱稍微大一点,但都是气味比较小的药,这个药物的气味越小,它的药性越接近于平和,它的药效主要集中体现在药物本身所具有的那股气势。所以实际上三棱、莪术,它并不是单纯走左路的一个药,一气周流任何一个环节上,这种比较深比较坚实的郁结,都可以用它来通破,只不过不种郁结在左路比较常见,比较多一些,所以把这两个药放在左路来讲。

因为这种药物非常的坚实,很结实呀,所以这样的药物如果用煎剂,就是煎汤药,它的效果也稍微差一点。对于这种药物来讲,把它打成粉剂,直接冲服,或者是做丸剂来服用,它的效果是最好的。为什么这样呢,就是因为它本身呀,自己的这股药气破结的效果虽然很好,但是同时呢它也比较难于释放出来。一个自身长得很坚实的药,它自身也是一股收敛之象,所以它本身向外发散的力量不是很强,或者说它流通的速度比较慢一些。因这我们煎中药,汤剂煎的时间比较短些,不是很长,所以这个药物能够释放出来的药气有限,尤其是这种破坚癥的药物,长得太结实了,释放出来的有限的药气有时候效果不好。所以呢这种药有时候打成粉末冲服,把汤药煎好了,再把三棱、莪术单独打成粉末冲服,配合着,这个效果要比入煎剂效果更好。

如果我们把这个三棱、莪术用醋炒一下,这个酸味能柔呀,那么它这个药气,这个三棱、莪术它相对就变得疏松些,药气就容易释放出来。如果临床上用三棱、莪术,如果是用煎剂的话,用醋炒过的三棱、莪术效果相对好些,药气更容易释放出来,更容易发挥作用。那么三棱、莪术历来都是被作为破结、疏通、除坚癥、破血结,女科要药,妇科常用的比较重要的药物,许多疑难杂病,尤其是慢性结滞,比较坚实,比较难以通破的这种郁结的时候,用三棱、莪术也是医生的常规手段,经常用的一些办法。

那么三棱、莪术这两味药,虽然气味不是非常的大,通行的不是很迅猛,但是它同样是非常耗气的。原因就在于破坚癥虽然不要速度,但是对力量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要把身体内非常坚实的瘀结给破开,还是需要人身的一气周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要消耗相当大的正气,药物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它本身并不能代替人本身之气去做什么,所以对于这个正气比较虚、体质比较弱的患者,也需要用三棱、莪术的,用的时候呢,要佐上辅助的药物,不要长期的、单纯的只是用破结的药物,那就犯了虚虚之戒。

刚才讲这个三棱、莪术,三棱稍微偏凉一些,白色的,莪术稍微偏温一些,气味稍微大一点,黑色的。所以他们这两个,在破结癥的时候,被历代医家分为偏于气份、偏于血份的不同,这个说法也是有道理的。实际上我们可以直接理解为,有形的瘀滞相对少的时候,你单纯用三棱就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它通破的力量要比莪术相对稍弱一点,如果有形的瘀滞比较多,相对于偏于瘀血了,偏于血份了,就可以用莪术多一些,莪术本身气味稍微浓厚一些,更坚硬一些,它的力量更大一些。

所以有时候,在临床上你买三七粉的时候,三七我们知道,好的三七很贵啊,如果你买这个现成的三七粉,磨好的,有的三七粉很便宜,比三七便宜多了,这种三七粉里面往往是这个,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啊,并不是三七粉,它是莪术粉,因为莪术啊多少有点味道,颜色和三七也差不多,混到一块啊,比较难区分,关键是也有一些类似的治疗效果,莪术就便宜多了啊,三七就贵得很。

所以如果大家想用比较好的三七粉啊,最好自己去磨,自己去买一些好的三七自己去粉碎去,或者去买一些正规的三七粉。那么三棱、莪术这两个药,相对来说呢,它的气味还是比较小一些,后面两个药,元胡和三七这两个药它的气味明显得就比三棱、莪术大一些,大得多。这个元胡和三七也是非常结实的药物,元胡要小一些,圆圆的,大概跟人的手指肚那么大吧,三七呢这个就跟半个大拇指那么大了,这个长得要大一些了。好的三七,一定要长三年或七年以上,效果才好,据说这也是叫做三七的来由,为什么叫三七呀?这是一个说法。

元胡和三七呢,你如果用这个锤子去砸的话,你会感到这个元胡比这个三七更硬一些,元胡小啊,它反而长得更坚实,更硬。三七呢相对比这个元胡啊,碎一些,容易碎,没有元胡那么坚实,没有那么结实。

那么元胡和三七呢,也是我们在临床上,经常用的,活血破淤,常用的药。那么这两个药呢,它们跟三棱、莪术的区别,如果说三棱、莪术纯粹是破邪气、破郁结,没有什么补益的作用。而元胡三七呢,因为它气味就稍大一些了,由于一种气味呢就跟着左路木气的特性相对离得近一些,因为这个左路木气本身就是由阴出阳,气味聚能这第一个状态,所以它就相对来说呢,它就有一些补益作用,补血的作用。

你看这个三七啊,主要用来治疗外伤,出血啊,伤科啊,非常常用的一个药,各种成药也很多。之所以有这么广泛的应用,跟三七本身的这个特性是分不开的,三七本身是五加科的植物,跟人参是一个科的,这就说明它这个本身它有补益的作用,为什么它有这个补益的作用,有它的道理。其实它是有根源的啊,有家族上的渊源。

所以三七呢,因为它本身就很硬啊,很硬的这个药啊,我们刚才讲了对于这种破郁结的效果很好,这是因为这种药物的药气能够在人体郁结很严重的地方它依然可以流通过去,相当于有这个相当好的磨积开通的作用。所以三七呢它是既能活血,又能养血,既能化淤,又能生血,一物两得,补泻兼具。这么好的药物确实比较难得。

所以现代人都是富贵病比较多啊,血脂比较高啊,或者查一查自己身上各种胆固醇之类的,这个也高了,那个也高了,这种人很怕啊,怕得心脑血病疾病,怕得脂肪肝。一般还都是富贵人家的人家容易得这些病,跟亚健康一样,对于这种病呢,三七就有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你就用这个好的三七粉啊,每天早上空腹,饭前吃上五克左右,它就能有一个很好的活血养血,疏通排淤的效果,这个养通兼具的,运用了它的这种治疗作用。所以为什么三七这么贵呀,就是因为它适用面这么广,效果这么好,供不应求。所以才贵,物以稀为贵嘛。

元胡呢就差一些了,元胡这个味呢比三七就淡一些,那么它就更坚实,更坚硬一些,所以元胡呢主要偏于破散,所以它这个淤血痛病的时候,它止痛的效果非常好。谁要觉得胸口疼了,来血经的时候,疼得受不了的时候,有一个叫这个元胡止痛片。这个元胡止痛片,效果非常好,吃了之后,可能真的马上就不痛了。那么用的就是元胡这个破血化淤,疏通的效果。它破这个有形的淤血,有形淤血的通破效果是非常好的。当然它这个补益的效果没有三七这那么好了,比较差一些了。

那么从这个三七和元胡这两个药的作用来看呢,它们呢是更偏于治疗有形的血淤,治血中淤结的效果就更好一些。比三棱、莪术更好,原因就在于这两个药它的气味稍微浓厚一些,与木气啊本身的本性更接近,肝主血呀,木气就是血中的温中之气。所以元胡、三七在伤科、妇科用的频率,这个适用面,比三棱、莪术更广泛、更多一些。而三棱、莪术呢,因为本身气味比较淡,所以实际上我们用的主要是它的这种通破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