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了腰巧用冰敷

2016-01-02  3600  来源:网络 

  最近几个月,43岁的曾先生时常感到腰酸背痛,但没太在意。前几天,他正对着电脑努力工作,突然鼻子痒,就打了个喷嚏。随后,他突然觉得腰部一阵剧痛,不能弯也不能动,走路都只能像蜗牛般缓慢移动。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腰椎间盘突出。

  这个案例看似极端,但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打喷嚏时,胸腔、腹腔内的压力会急剧升高,冲击脊柱、压迫腰椎关节。在用力过猛、姿势不正确、腰肌无力、腰椎不稳等情况下,容易引发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和关节囊等多个部位损伤,甚至引发腰椎间盘突出。除了打喷嚏以外,下蹲、咳嗽等生理反应,遇到急刹车、颠簸等状况或弯腰搬重物时,都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为何如此脆弱?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第一,许多人工作繁忙、压力很大、工作起来争分夺秒,甚至鼻子痒了、想打喷嚏时,都不愿跟随自然生理反应,换个姿势“配合”保护腰椎。第二,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舒适,回家坐沙发、睡软床,出门开车,加上工作时多需要久坐,还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时间长了会导致腰部深层肌肉力量差,保护腰椎的功能逐渐减退。此时,像打喷嚏这样一个小动作就容易出现问题。第三,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椎间盘髓核改变可能引发腰椎间盘突出。髓核位于椎间盘的上下方,由75%~90%的水分组成,具有膨胀性和弹性,老年人髓核的水分会降到70%以下,平衡、缓冲等功能减退。在突然的外力作用下,髓核容易突出,压迫刺激神经。

  首先,建议大家在想打喷嚏时,不管手里工作多忙,都要直起腰或双手托住腰;弯腰提重物时,最好屈膝挺腰,使重心尽量靠近躯体中轴线,以减轻对腰部的扭力;有车族最好在座椅上加一个腰托,可在急刹车或颠簸时保护腰椎。其次,需要伏案工作、整天面对电脑的人每隔40分钟到1小时应起身活动。最后,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肌肉力量。由于水的浮力可消除体重对椎间盘的负荷,因此上班族可在周末多去游泳。腰椎不稳的前兆多为腰背酸痛,此时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预防或治疗。

  急性扭伤:关节或腰部不慎扭伤或摔伤,局部疼痛并出现瘀血、青紫等情况时,千万不要马上按揉。正确的方法是用冰袋或湿毛巾冷敷,每1~3分钟换一次毛巾,连续5~10次,即可有效止疼、减轻水肿。48小时后需采用热敷法促进血肿吸收。

  高热降温:在高热病情紧急情况下,用冰块进行物理降温,是护理高热病人的重要措施。通常用夹层冰帽和冰袋置于患者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利用传导散热,达到降温作用。头部降温对脑外伤、脑缺氧患者有利,可减少脑细胞需氧量,有利于康复。

  伤口止痛:受伤后伤口疼痛,冰敷可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如牙痛,用冰袋敷患处可止痛;又如手指尖扎进小刺,可先用冰袋冰敷手指,再挑刺就不痛了。

  伤口止血:若伤口不大,可用冰袋敷表面,血管一收缩,出血就止住了。如关节皮下碰伤出现青紫,可先用冰袋止血后再用热敷,促进瘀血吸收。冰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充血、出血,适用于扁桃体摘除手术、鼻出血患者及早期面部软组织损伤。

  抑菌消炎:皮肤受伤后伤口感染,可不定时将冰袋放置患处,以抑制细菌生长或繁殖,减少局部血流,防止化脓扩散,达到抗感染作用。但慢性炎症或化脓性病灶,不宜冰敷,因冰敷妨碍病灶的消散与吸收。

  治疗烫伤:小面积烫伤后,立即用冰袋放置患处,不仅能止痛,还会防止出现水疱和红肿。

  冰敷时要注意:一是不要让冰袋直接放于皮肤上的时间过长,一般在20分钟左右就应该更换一下位置,降温时最好将冰袋用毛巾包裹一层,避免患者受到过分的冰凉刺激。二是有大片组织受损、感染性休克、皮肤青紫时,不宜用冰敷,以防加重微循环障碍,引起组织坏死。三是枕后、耳廓、阴囊等处忌作冷敷,以防冻伤;心前区冷敷谨防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及传导阻滞;腹部不宜冷敷,以防引起肠痉挛或腹泻;足底冷敷要防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引起心绞痛,因此冠心病及高热患者应避免足底用冷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