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云南中医药工作的当务之急

2016-01-02  5860  来源:网络 

2015年1月11日,全国中医药工作会在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会议上强调,促进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系统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使命。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并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助推云南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升影响力,深入学习理解《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简称《行动计划》)是2015年云南中医药工作的当务之急。

《行动计划》出台背景

云南中医药事业发展虽然成绩显著,但仍存在管理体系、服务能力、人才培养、民族医药、文化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瓶颈问题。云南省政府推出这个《行动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云南中医药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中医药扶持力度,激发中医药发展活力和潜力;通过改革创新、“扬优扬特”,切实改变目前中医药服务“自身造血”功能不强的问题,采取多种投入方式,做强省级“龙头”,辐射和带动全省中医药事业全面、持续、跨越发展。

省政府出台《行动计划》是对未来云南中医药发展的上层设计和规划,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1995年,云南率先出台我国第一部发展中医民族医的地方性法规《云南省发展中医条例》;1996年,云南省政府召开了“云南省发展中医药大会”,增加了中医药(含民族医药)发展的专项经费;自2003年起,云南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全省中医药、民族医药的特色建设及院内制剂研发工作;2010年,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民族医药工作全面开展;2014年,云南省政府制定印发《行动计划》,为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行动计划》重点:力推七项任务25项工作

《行动计划》短短5000多字,简明扼要的指明了云南中医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主要工作。七项重点任务包括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健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中医药传承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繁荣中医药文化。七项重点任务环环相扣,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彼此协调统一。

25项工作指向明确,责任清楚。

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各地州、市、县要配备与中医药管理工作实际相适应的工作人员,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夯实三大服务建设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建设四种能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加强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培养“三种人才”完善人才体系:加强和改进中医药院校教育;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 实施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

四条路径着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和科技创新:加强中医药科研和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研究和传承;建立民族医药临床研究基地。

五大举措推进中医药产业化发展:加强道地药材品牌建设;引导推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快中药材精深开发利用;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支持民族医药产业发展。

五个加强促中医药文化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建设;加强中医药媒体传播能力建设;加强传统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加强中医药服务贸易和国际交流合作。

《行动计划》亮点:整合资源,整体联动

中医药事业发展事关民生健康大计,需要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协同推进。七项任务经过细化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既有牵头单位,又有协助单位。涉及省级各大厅局级单位21家,包括省卫生计生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工商局、省地税局、省国税局、省教育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文化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新闻办、省外办以及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

各单位各部门各司其职,分清主次、轻重缓急。《行动计划》动员全社会力量,整合可用资源,整体联动促发展。

在行动计划周期内,以下数据均为行动的目标。

1.三级和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达到80%。

2.无县级中医院的县级人民医院中医科建设中医科床位数不得低于医院床位总数的10%。

3.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科和中药房,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6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有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或中医馆;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除少数边远、民族地区以外)。

4.建成标准化中医“治未病”中心50个。

5.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150个省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

6.全省遴选培养不少于10名优秀中青年中医药领军人才、50名优秀中青年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培养80名高层次学术继承人。

7.加大5年制本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力度,为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中医临床医学生1200名。

8.开展3年制专科省级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中医临床医学生900名。

9.为县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各培养中医临床骨干人才800名。

10.在全省县级医疗机构中遴选200名老中医药专家,通过3年的跟师学习,为基层培养400名学术继承人。

11.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训3000名能够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的中医药人员。

12.招收2500名基层中医药人员进行在职中医大专学历教育。

13.实施乡村医生“能西会中”人才培养工程,培养10000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

14.完成60个特色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

15.新建不少于20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

16.完成30部中医药文献整理。

《行动计划》特色:创新工作显内涵

1.建立民族医药临床研究基地

将云南植物动物王国、丰富的民族医药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医药健康服务和产业优势。依托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学院等医院,建立以彝医药、傣医药、藏医药为主的临床研究基地,开展云南民族医药的基础研究,支持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培育和打造一批云南民族药材知名品牌和知名生产企业。

2.开展“兰茂医学”研究

建立以《滇南本草》《医门揽要》为主的兰茂医学研究中心和基地,不断挖掘云南地方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再现“兰茂医学”的现代价值,凸显云南中医药的地位和影响力。

3.设立云南省行业中医药专项科研基金

设立“中医药专项科研基金”旨在激发活力和创造力,支持有志于中医药研究创新的个人和团队。鼓励支持省内医药企业与医药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开展中药新药研究和开发,促进重大新药创新资源在省内直接实施产业化。

4.建设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工作室和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名老中医药专家和学术经验是中医药的宝贵财富,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研究和传承,政府将提供有利条件支持各级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名中医工作室和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5.建设“国医在线”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门户网站

建设云南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门户网——“国医在线”, 建立起省市县三级中医医疗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全省中医医院的医疗信息公众服务能力,使全省中医医疗机构、药品流通企业、药厂、种养殖基地与百姓互联互通,推进中医药科普化,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知识。

6.建设“云南中医”中医药科普文化传播微信公众平台

借助新媒体优势,开通运营了全国首家省级中医药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云南中医”,通过微信平台建立全省中医专家数据库,中药图谱、方剂、穴位、中医名词等公众服务数据库,方便老百姓高效便捷的获取中医药信息,及时宣传党的中医药政策。

7.举办中国云南中医药国际论坛

通过中国—南亚博览会平台,启动开展中国中医国际交流论坛,宣传中医药文化,推出中医药创新企业。支持鼓励我省中药材药品流通企业“走出去”和发展对外贸易,开拓国内国际中药材市场。

8.筹建“中国—南亚、东南亚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

紧抓“一路一带”和“桥头堡”战略契机,依托云南中医学院、云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云南白药等机构建立区域性的国际交流中心,搭建平台,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间的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教育以及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扶持优秀的中医药机构到境外开办中医医疗机构。

9.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持续开展群众性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使中医药深入云南千家万户,鼓励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应用中医药。形成全社会关注中医药,应用中医药,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态势。

《行动计划》的关键:细化任务抓落实

任何好的设想与规划的最终实现都要靠落实,《行动计划》的七大任务25项工作,通过上层制度设计与基层抓落实,上下通畅,密切配合,真正实现云南中医药未来6年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