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妇女“倒经”有妙方

2015-06-19  6463  来源:新浪博客 

养阴清热调经汤
杨桂云简介:生于1946年,湖北汉阳市人。1970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系,1980年考入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师承著名中医沈仲理教授攻读妇科专业研究生,1983年毕业并获医学硕士学位。1985年进修西医妇产科1年。1991年由国家公派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国熊本大学医学院妇产科,重点就不孕症的最新诊疗技术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不孕的腹腔内微环境因素进行专题学习和研究一年。现为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导师,江苏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及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组成:太子参15g,生地12g,北沙参10g,丹皮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5g,百合10g,地骨皮12g,制香附10g,莲子心3g,车前草10g,川牛膝10g。功能:滋阴清热,凉血润肺,调经止血。主治:月经前后咳血、咯血、衄血者。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方解:该病症以伴随着月经来潮有规律性地出现咳血、咯血或衄血为临床特征,尤以月经前为多见,故古人有“逆经”“错经”“倒经”之称。患者往往伴有口干、口糜、鼻燥、口鼻窜火、经量减少等表现。其病因多为素体阴虚,虚火妄动,经行之际,冲气旺盛,夹虚火而上逆,灼肺伤络,络损血溢而成。方中以太子参益气生津;生地、沙参、百合滋阴润肺,以潜虚火;女贞子滋阴清热,墨旱莲止血,二药配伍有相须之功;地骨皮合丹皮滋阴降火,清虚热而凉血止血;川牛膝活血调经,引经血下行;香附理气调经,以防滋腻太过而碍经行;莲子心清心安神,车前草清热利尿而引热下行。全方共奏滋阴清热、凉血止血、调经之功,使逆经得止,故经候自调。临床运用:余每用此方治疗月经前后咳血、咯血、衄血症,屡用屡验。在临床具体运用时,可于出血症状出现前2~3天起开始服用,直至症状消失后2~3天停用,连用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用于治疗月经前咳血、咯血、衄血,且伴有经量偏少者,可加茺蔚子15g、泽兰叶10g,以助川牛膝调经理血,且不可止涩太过而碍经行;用于治疗月经后咳血、咯血、衄血者,可酌加黑山栀10g、茜草炭10g、炒槐花12g,以加重清热凉血、止血之效;咳血、咯血、衄血量较多者,则于方中加煅乌贼骨12g以收涩止血。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清热降逆止“倒经”

 有的妇女于月经来潮前1~2天,或正值行经时,或在行经后,出现周期性有规律的鼻出血,并伴有月经量少或无月经,常伴腹坠胀,全身不适,临床上称之为“倒经”。

 中医认为,产生“倒经”的机理,主要为血热气逆所致。因为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血的升降运行,皆赖气的推动。血热则妄行,气逆则血逆而上溢。当月经来潮或行经前,冲脉较盛,血海满盈,血为热迫,随气上逆,即可出现鼻出血。

 中医治疗“倒经”有独特的疗效,根据“热者清之”、“逆者平之”的原则,清热降逆,引血下行。临床上可根据患者伴有的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常分为“肝经郁热”和“阴虚肺燥”两种类型。

 肝经郁热型患者于每次月经期或月经前有鼻出血,出血量较多,血色鲜红,伴有心烦易怒,两胁胀痛,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状。治宜清肝泄热,降逆止血,可选用“清经四物汤”加减。方药:当归15克,白芍15克,生地黄20克,川芎10克,栀子10克,丹皮10克,川牛膝10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阴虚肺燥型表现为经期或经后鼻出血,量少,血色暗红,平素多有头晕耳鸣、潮热、咳嗽、手足心发热、唇红而干、舌红无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逆、润肺清火,可选用“滋阴降逆汤”治之。方药:生地黄20克,麦冬15克,玉竹20克,枇杷叶10克,旋复花10克,竹茹15克,旱莲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患有“倒经”者,可根据以上类型选用适当方药,于月经来潮前2~3天开始服用,连用4~6剂。一般连用2~3个月经周期,“倒经”即可治愈。

上海中医药报作者:梁栋主治医师

中药治疗妇女“倒经”

倒经在妇女病症中称之为“行经吐衄”,临床亦称为“逆经”。本病主因为血热、冲气上逆,经血妄行。如肝郁化火、肝气上逆、肺胃蕴热,或木火刑金,发为鼻衄。或阴虚火旺,水不制火,经行时火随血动,损伤血络而致经行吐衄。

倒经的治疗,主要抓住“火”与“逆”之病机,无论是哪种类型,应以“热者清之”,“逆者平之”的原则,从清热降逆,引血下行为法。采用自拟倒经汤治之,效果令人满意。药由当归10克、生地20克、白芍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丹皮10克、白茅根15克、怀牛膝10克、沙参10克、灸甘草6克十味药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早晚分服。若见头痛头晕,加石决明10克、菊花10克,以平泄肝阳;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0克以益气补虚;阴虚火旺舌红者,加知母、黄柏各10克以滋阴降火;咽干、口渴加麦冬15克以养阴生津。

注:治疗倒经,应根据经期前后期中的不同证候,采取辨证用药。如对肝经郁火,肺胃郁热所引起的,宜用清火凉血,引血下行为主;阴虚火旺所致的,宜滋阴降火凉血,引血下行。倒经汤是治疗妇女倒经的有效方剂。方中生地、丹皮、栀子、黄芩、茅根等清热凉血;牛膝引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综合全方,具有清热凉血,引血下行之功效,对经行吐衄之症,用之甚宜。值得注意的是,经期用药不宜过寒、过燥,以防它症并发。在治疗过程中,如鼻衄经少,衄要止,经少经闭要通,往往应通涩并用,涩其衄,通其经,以达到鼻衄自止,月经自通。此外,对倒经患者,均需排除周期性的鼻孔流血、咯血、咳血,及肺结核咯血等病症,以免误为倒经而屡治无效或耽误病情。

谢兆丰江苏省名老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