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高尿酸不是痛风

2015-08-06  4588  来源:网络 

病例:张平(化名),男,45岁,平日喜饮啤酒吃海鲜和豆制品,今年单位体检血尿酸指标高于正常,虽无任何关节疼痛症状,患者还是担心得了痛风,遂来医院就诊,通过复查实验室指标和临床查体,只是单项尿酸指标超过高线,而第一跖趾关节及膝关节体征阴性,诊断高尿酸血症,告诉患者虽不是痛风,但需饮食上减少豆类、内脏及海鲜摄取,减少喝酒加强运动,避免诱发痛风。

常有患者问,平时尿酸很高,是否就是得了痛风?答案是否定的。高尿酸血症如果没有临床症状,不称为痛风,只有当关节出现肿痛,才诊断为痛风。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并不能划等号,很多人平时运动少,爱胡吃海塞,单位体检发现尿酸很高,但并没有关节痛,也没有任何症状,此时不是痛风。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内尿酸约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体内产生过多尿酸来不及排泄,或尿酸排泄机制退化,会引起尿酸潴留,当血尿酸浓度大于7毫克/分升时,人体体液变酸,影响细胞正常功能,就形成了高尿酸血症。

但是,长期高尿酸状态会诱发痛风。众所周知,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所引起,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的反复发作,与患者的饮食结构有直接关系,平时爱吃豆制品、海鲜、动物内脏、爱喝啤酒的人容易得高尿酸血症,如果长期高尿酸状态不加以预防控制,当有一些外界因素刺激时,如受凉、外伤、过度运动、大酒大肉等因素,会诱导体内尿酸浓度迅速升高,导致关节红、肿、热、痛,这就形成了痛风。可以说,长期的高尿酸状态一定会发展成痛风,但痛风的病因不仅仅是因为血尿酸高。

根据尿酸产生机理,我们反过来推导,要防治好痛风就要减少尿酸产生,要减少尿酸产生就要减少体内嘌呤,要减少体内嘌呤就要减少核酸的氧化分解和嘌呤的摄入。所以,如何选择性吃好和吃得健康,成为高尿酸患者、痛风患者和健康人关心的焦点。以下按食物中所含嘌呤多少简单介绍。

痛风饮食ABC:A含高嘌呤(每100g食物含嘌呤约150~1000mg):黄豆、香菇、扁豆、紫菜、动物内脏、贝壳类、虾类、海参、各类酒及啤酒等;B含中等嘌呤(每100g食物含嘌呤约25~150mg):豆类及其制品、家禽家畜肉、鱼、菠菜、笋、海带、银耳、蘑菇、菜花、花生、腰果、莲子、杏仁等:C含少量嘌呤(每100g食物含嘌呤<25mg):大部分蔬菜水果、牛奶蛋类、米面、核桃、茶、咖啡、冰淇淋、巧克力等。A痛风病人禁食;B健康人和痛风病人少食;C健康人和痛风病人随意食。

在药物方面:碱化尿液药物,目前临床常用碳酸氢钠,不具有降尿酸作用,但可碱化尿液,增加尿酸在血中溶解度,使尿酸不易在尿中积聚而形成结晶;抑制尿酸生成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别嘌醇,是一种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降低人体尿酸水平,不良反应较少,但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排尿酸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秋水仙碱、丙磺舒、苯溴马隆,此类药物阻止肾小管对尿酸重吸收,增加尿酸排出,降低体内血尿酸水平,副作用是多排尿酸的同时,也把人体其它微量元素排出体外,易造成低血钠、低血钾和低血钙,对肝肾有副作用,不能长期服用。

痛风属中医“痛痹”、“历节”范畴,古有“痛风”病名,中医学认为痛风“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而成痛风”,认为其病因为寒湿相搏,郁而化热,热毒壅滞,不通则痛而致病,治则上以化瘀通络止痛为法,常用药物有知母,黄柏,苍术,黄连,黄岑,元胡,大黄,山栀,侧柏叶,青黛、独活等。

因此,体检时血尿酸浓度高于饱和点称高尿酸血症,其长期存在是引起痛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此嘌呤代谢障碍总不加以预防控制,再辅以喝大酒、过食高嘌呤食物、过度运动、外伤、寒凉等因素诱导血尿酸浓度迅速到达发作状态,引起关节肿痛时,那才是痛风。